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许晓生:当代岭南十年只做了二件事——把广东好的作品推出去和把外面好的作品引进来

黄伟哲 020艺术观察 2021-07-01

人生不长,需要懂点艺术,关注020,持续接收好文章

许晓生,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现为当代岭南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秘书长、策展委员会委员,北京保利艺术顾问,广州艺术品行业商会常务副会长。创办《当代岭南》杂志、《当代院风》杂志,主编及出版有《大家》、《大家讲堂》、《大家研究》、《当代逸品》、《墨尚画迹》、《岭南风范》等当代岭南及全国艺术类画集400余册,总策划及策展有“当代院风双年展”“当代岭南双年展”“坐望云起•全国山水画名家学术邀请展”“花间逸趣•当代中国花鸟画系列展”“时代新风•当代中国画大展”“岭南风范•当代岭南中国画大展”等中国画展览200余次。


020艺术观察:当代岭南艺术中心自2008年成立以来,至今已经历了10年的发展并在中国画坛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您能否谈一下这些年当代岭南艺术中心的发展得力于什么?


许晓生:当代岭南艺术研究院、当代岭南艺术中心以学术为宗旨,扎根岭南,以勤恳严谨的态度,在10年期间举办各种全国大型学术展览、艺术家个展,出版艺术家画册、学术报纸与杂志,组织全国专题学术论坛等活动,活动范围从岭南地区逐渐扩大到全国各地,举办了以“当代院风”“当代岭南”“花间逸趣”“造化心源”“岭南风范”“当代画风”“大家风范”等为学术主题的系列展览和艺术家个展。这些主题性展览致力于推动全国各地中国画家的学术互动和交流,以诠释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境界,从而深化观众对区域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和理解认识。针对每一个专题性展览,我们都通过具体分类展览与举办学术研究等方式,探讨当代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中国画家如何在创作语言上实现传统意味与现代精神的交融,并对当代中国画的发展历程进行深层次的梳理与呈现,以期给观者更立体、更直观地展现当代中国画嬗变过程中笔墨语言的变化与发展。



大家•当代岭南中国画双年展2012(广东美术馆)


大家•当代岭南中国画双年展2012(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而当代岭南艺术中心的发展有诸多的机缘,总体而言,它是在杨之光、陈金章、梁世雄、尚涛、林丰俗、杜应强、陈政明、林墉、周彦生、陈振国、肖映川、陈永锵、方楚雄、陈新华、庄小尖、许钦松、李伟铭等老一辈艺术家,以及李劲堃、黄一瀚、王永、张彦、陈湘波、方土、林蓝等老师的大力扶持下得以持续推动和发展。在这10年的团队工作中,老师们为我们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不仅如此,这几年来,广东省委宣传部给予我们莫大的支持,还有广东省文联、广东省美协、广州美术学院等文化部门和专业机构多年来给予我们诸多帮助和认可。我们作为一个艺术文化推广机构能够取得一些成绩,离不开艺术家、省文化部门和专业机构等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与支持。



大家•当代岭南中国画双年展2014(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传承开拓•当代岭南中国画大展(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同时,当代岭南艺术中心拥有一支积极实干的团队。我们的团队对岭南艺术文化的推广事业始终心怀热爱、激情,通过对艺术家进行访谈、编辑整理以及口述历史等方式,记录艺术家珍贵的艺术历程,对艺术家的求学历程和艺术风格进行系统的整理,并将这些资料通过画册出版和跟踪报道的方式保留下来。我想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岭南风范”系列大展(河南省美术馆)


2015第二届两岸文化艺术交流高峰会•系列大展(台北中正纪念堂)



020艺术观察:您能否谈一下当代岭南艺术中心早期的发展呢?

许晓生:早期的当代岭南艺术中心举办了很多展览,其中包括“花鸟十大家”“山水十大家”等。在2012年,我们在广东美术馆推出了“大家•当代岭南中国画双年展”,邀请了陈金章、杨之光等16位岭南中国画家举办学术性综合展览,对他们的艺术面貌和创作状态进行了一次呈现,以体现他们在推动中国画发展方面所取得的艺术成果和艺术研究方向,让观者从中认知到岭南中国画发展过程中笔墨语言的变化与发展、融合与创新。这在当时得到了广东省政协、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厅的大力支持,他们对我们当代岭南艺术中心也是十分的认可。



静观闲赏•当代岭南中国画作品展(北京画院美术馆)


“岭南风范”系列大展(陕西省美术博物馆)



通过举办展览,我们加深了与艺术家之间的交流,并从他们的艺术见解和为人处世中受益匪浅。中国画博大精深,其发展始终离不开继承与创新这两个既相互关联又相互矛盾的问题,而当代岭南艺术中心要想得到持续发展,必须立足和扎根岭南,以岭南为出发点积极与外界进行交流。



当代岭南中国画双年展2016(湖北美术馆)


第六届中国画节•“大家风范”“岭南风范”系列大展(山东)



2014年我们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举办了“大家•当代岭南中国画双年展”。同年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推出了“传承开拓•当代岭南中国画大展”。此次展览以“传承开拓”为主题,分为“风范”“逸格”“墨境”“心象”四大专题,邀请了50位老中青岭南中国画家参展,是对岭南中国画发展一脉传承的一次梳理,也是对岭南中国画变革过程中的融合与创新的一次探究,得到了学术界和理论界的一致认可。当然,在对展览进行策划的过程中,即便是大家都赞同的方案,我也同时会寻求一些新的思路使展览方案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展览模式是不能一成不变的,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岭南风范•花开河南”系列大展(河南省美术馆)



“岭南风范•格物求新”系列大展(河南省美术馆)



基于此,2015年当代岭南艺术中心推出了全国首次创立的展览模式,即“以群展带个案研究”。比如在河南省美术馆举办的“岭南风范”系列大展及在台湾举办的“第二届两岸文化艺术交流高峰会系列大展与高峰论坛”中就包含有“大家风范•陈永锵中国画大展”和“大家风范•方楚雄中国画大展”的大家个案研究。“以群展带个案研究”的展览模式通过对陈永锵、方楚雄等艺术家具有代表性的精品力作以及不同阶段、不同主题创作进行了专业性的研究,旨在让观者对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形成与艺术发展历程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从而获得对当代中国花鸟画面貌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



当代院风文化周•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重庆美术馆)


当代院风文化周•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



020艺术观察:您觉得个案研究的特色是什么?


许晓生:要将当代中国画全面推广,只靠综合性展览给观众一个整体的印象从而获得认可是不够的,必须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些侧重点,以点带动面。在当代岭南艺术中心推出过的个案研究展览中,既有像陈永锵、方楚雄这样的大家,也有像方向、林蓝等的中青年画家。



花间逸趣•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北京中国画美术馆)


第七届中国画节•当代院风文化周•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山东)



这些年来,老一辈艺术家们深化自身的艺术风格,一直关心着中国画艺术的发展状况,他们身上的艺术精神同时感染着年轻一辈的中国画家;中青年画家则经过多年不懈的学习与创作,逐渐在中国画界崭露头角。在这一过程中,当代岭南艺术研究院、当代岭南艺术中心将艺术家们对我们的支持与帮助,转化为自身发展前进的动力,为观者建立起与当代中国画艺术亲密接触、深入交流的平台,也为不同地域之间的艺术提供了互动与探讨的机会。



花间逸趣•当代中国花鸟画条屏展(陕西省美术博物馆)


院风•花间逸趣•当代花鸟画研究系列展(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



020艺术观察:对于当代岭南艺术中心未来的构想,您是怎么看的呢?


许晓生:当代岭南艺术中心已经拥有了“当代岭南”和“当代院风”两大品牌,我们会一直朝着学术的方向去开展各项计划。打造“当代院风”品牌的同时,我们与八大院校以及全国各地的专业画院和专业研究院等艺术机构都有互动,并开始从学术角度和教学范围两个方面切入,去引领新的展览模式。对于“当代岭南”和“当代院风”两大品牌,我们会分专题进行阐述,如花鸟画领域的“花间逸趣”、山水画领域的“造化心源”、人物画领域的“格物求新”、水墨画领域的“水墨新境”等。不仅如此,在接下来的计划里,当代岭南艺术中心将会初步在不同地域的美术馆进行教学展览展示,同时以展览刊物的出版、发行方式加强对展览的推广。



当代院风文化周•造化心源•当代山水画系列展(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



020艺术观察: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一年中您策划过哪些主要的展览呢?


许晓生:2018年当代岭南艺术中心主要推出了以“造化心源”“花间逸趣” “当代院风”为主题的系列展览。在以“造化心源”为主题的系列展览中,我们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大专业艺术机构的优秀艺术家,并以不同的展览主题来梳理和阐述当代山水画的历史脉络和传承发展。我们今年3月份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举办了以于洋为学术指导的“造化心源•全国山水画系列展”。



当代院风文化周•造化心源•当代山水画系列展(河南省美术馆)


其中既有以“坐望云起”“游心方外”“院风新锐”为主题的全国性展览,也有以“时代华章”“润泽岭南”为主题的地域性展览,还包括方向、方楚雄的山水个案研究展览。在“坐望云起•全国山水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中,我们邀请了许钦松、范扬、张志民、王学辉、李劲堃、林容生、陈平、何加林、卢禹舜、王保安等20位当代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参展,他们基本代表了当代山水画创作研究的学术水准与整体面貌;展览通过对“创写家山”与“游心太玄”两个版块作品的展现,以期寻求从更为广阔的文化视角来重新关注于中国山水画的“师造化”命题。



当代院风文化周•造化心源•当代山水画系列展(重庆美术馆)



在“院风新锐•当代青年山水画提名展”中,参展的15位艺术家都受到过学院教学的重要影响,且都以山水画为探索方向;他们在对于艺术的追求与探索方面有着不懈追求的精神,并将自身的视觉图式、审美诉求、思想情感表述在写生作品中,构筑了属于自己的笔墨意境,是当代中国画多元、繁荣和开放局面的体现;他们大都是90后艺术家,艺术创作必定会从不成熟到成熟。在我看来,过于成熟的艺术反而容易陷入一种模式化,我们要提供一个平台让这些年轻艺术家对他们的作品进行展示,从中挖掘一些新生代力量,而这也是为当代岭南艺术中心注入新鲜血液的良好时机。除了在广东,我们还在河南、重庆等地举办了“造化心源•当代山水系列展”,这在美术界及社会取得了广泛的关注与好评。这也正是当代岭南艺术中心发展的方向,即在立足于岭南的前提下,逐步向全国对当代中国画进行推广。



花间逸趣•当代中国花鸟画作品邀请展(北京画院美术馆)



在花鸟画领域,2018年我们机构从全国优秀的花鸟画家中邀请了一部分画家参加展览,从而进一步对“花间逸趣”专题进行延续。我们举办展览的方式是多样的,有以艺术风格为分类进行展出的,也有以艺术传承为分类将老中青几代画家汇集在一起进行展出的。“花间逸趣”先后在北京、陕西、广东、重庆、山东等地举办,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得到了各地艺术家、理论家、收藏家及艺术机构的广泛关注。我们希冀通过这些展览,能够加深当代人对中国艺术传统的再认识和关注的热情,并从中窥探花鸟画现在转型中的各种细节,以进一步认识当代花鸟画“何以如此”的内在逻辑和当代意义。



第八届中国画节•当代院风•中国画系列展(山东)



围绕着“当代院风”主题,当代岭南艺术中心举办了一系列展览。4月份在“第八届中国画节”中,我们推出了“当代院风•中国画系列展”四大版块,聚集了来自不同地区的当代中国画家,以不同的展览主题呈现了多个专题展和个展,诠释了这些画家们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境界,使观者对当代中国画的发展脉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当代院风双年展•时代新风(陕西省美术博物馆)



尤其在7月到10月西安和天津举办的“当代院风双年展”中,我们推出了“双馆齐下”的模式,即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和天津美术馆分不同的专题展览和个案研究展览来诠释“当代院风”这一主题,包括“时代新风”“时代新迹”“花间逸趣”三个部分。“当代院风”的提出,以“院”与“中国画”作为两个重要的参照系数,意在透过“院”与“中国画”交互并存的复杂的历史性运动轨迹,寻求理解中国画所置身其中的文化价值结构,以及中国画家的思想、观念和图像风格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发展变化。“院”,一方面,关切于集中了大量资源与人才的现代美术学院与画院等专业机构,也关注到了现代美术学院、画院等专业机构推动中国画的未来进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着眼于中国画家的求学背景、师承脉络,也交代了工作、生活于不同城市,来自全国各大专业机构的中国画家的学术背景。“院”与“中国画”交融、并存,两者的关系是观察当代中国画的一个具有魅力的探讨话题。



当代院风•花间逸趣•当代花鸟画系列展(山东美术馆)



可以说,“当代院风双年展”是延承从2008年至2016年连续举办的四届“当代岭南中国画双年展”的学术主旨,着力于推动当代岭南与全国各地中国画家的学术互动和艺术交流,同时,展览立足于“全国”这个整体的文化架构,旨在通过不同的展览主题诠释不同地区中国画家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境界,深化观众对区域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理解和认识。这是与全国艺术家进行紧密互动的一个新起点,是一种新的学术形式。



当代院风双年展•花间逸趣(天津美术馆)



以9月份在天津美术馆举办了全国性的花鸟专题展览——“花间逸趣•当代花鸟画系列展”为例,在此次展览中,我们邀请孙其峰、尚涛、郭怡孮、姜宝林、霍春阳、陈永锵、方楚雄、邢少臣等老一辈艺术家举办了“花间逸趣•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这些艺术家的作品既有鲜明的中国画元素和根脉,又有新鲜的表现方式和艺术语言,是当代生活多元化的一个缩影;群展透过对这些艺术家饶有趣味的花鸟作品的呈现,旨在从更多维度地展示当代花鸟画艺术家的艺术成果,从而延续当代中国花鸟画艺术关于传承与革新的话题。在中青年画家方面,我们推出了以“院风新体”为主题的展览,这其中包括黎柱成、连俊洲、马顺先、李雪松等艺术家的个案研究展览;这些艺术家有着不同的学院求学经历以及生活环境,导致他们在艺术上有着不同的风貌,而通过展览,我们希冀观者可以从这些艺术家的画学渊源、创作风格、艺术理念等方面来认识他们艺术中的共性与差异,并从他们共性中的差异和差异中的共性来一窥花鸟画发展中一脉承接的笔墨语言。



当代院风双年展•花间逸趣(云南美术馆)



除此之外,我们还举办了很多当代具有代表性的花鸟画家的个案研究展览。如“笔墨铸魂•邢少臣中国画作品展”“大家风范•方楚雄中国画大展”等。邢少臣老师是当代大写意花鸟画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朴拙大气、用笔凝练,给人以强悍和硬朗的感受。方楚雄老师作为当代中国画坛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花鸟画大家,他的绘画有着生活气息浓郁、富有诗情的特质,并以其“兼工带写”的艺术语汇和自身独特的花鸟美学系统,将自然界的生命力和温情真切地传达出来。我们为他们举办个案研究展览,是因为他们的中国画创作实践根植于对古人的传统、前人的经验、当代的生活以及大自然的深刻理解,同时将他们的图像风格视为认知当代中国画与“传统”衔接的语言资源,对他们的作品进行展现,有助于我们更具体地描述出中国画现代转型中的各种细节,从而具有一定启发性地使观者思考中国画的未来走向。



当代院风双年展•时代新迹(陕西省美术博物馆)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政府十分重视,进行了各项关于文化建设的工作。当代岭南艺术中心作为艺术机构,也要为国家的文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展览的意义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因此我们需要新的想法让展览有新的亮点。



020艺术观察:对于当代岭南艺术中心明年的工作,您有哪些新的计划呢?


许晓生:虽然我们这两年分别从花鸟画专题和山水画专题出发举办了一系列展览,但明年并不会按照惯性逻辑去举办人物画专题展览。毕竟人的精力有限,尽管现在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但我觉得“面面俱到等于没有做到”。因此,我们团队将会于明年推出以“水墨新境”为专题的系列展览。这个主题以“当代院风”为主题,将于2019年邀请活跃于当代画坛的24位50、60、70后艺术家在北京、天津、山东、陕西、广东等地举办展览。展览分条屏、小品、手卷的形式,以水墨探索领域作为切入视角,关注于艺术家图式风格中所蕴含的当代文化精神。展览旨在透过艺术家及其风格迥异而又样式相互联系的作品,寻求理解中国画在当下的美术进程中究竟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而他们的作品也足以说明,中国画在当下多元化的表达中所获得的全新的话语空间;他们的艺术实践,对今人关注古人的传统、当代的文化以及当代的生活,对今天中国画的革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明年将会是崭新的一年,回望举办过的展览,我意识到还是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的,这其中包括在很多展览中,我们并没有将新的意识和新的观念融合进去,因此很难增强观众的记忆。而当代岭南艺术中心与很多的全国艺术家也尚在交流沟通的时期,还需要在加强获得对方信任做出努力。所以我们计划推出一个以“八大院校”为专题的教学系列展,以版块的模式去加深与全国艺术家之间的互动。例如以四个或六个美院为单位推出教学交流活动,从艺术家的教学心得中去挖掘新的内容,与此同时也能带动周围的学生参与进来,为展览增添活力。



南园雅集



020艺术观察:据悉您每年都会组织一次“南园雅集”,您可以谈一下举办这样的聚会的初衷吗?


许晓生:诗人李德曾在《忆南园》写过:“南园蝴蝶飞,绿草迷行迹。青镜扫长蛾,娟娟弄春碧。”而南园在明朝时也因其前临清水濠、背枕玉带濠而得名,文人雅士长在此相聚唱和。在元末明初之际,“南园前五子”在此成立了广东的第一个诗社——“南园诗社”,并筑抗风轩以延接一时名士。而南园延传至今,尽管经历了各种历史的变迁,但所谓“前贤馀韵在,咫尺是南园”,这里仍旧被后人称为“聚贤”之地。


缘于此,当代岭南艺术中心每年都会邀请老艺术家们聚集在此畅谈书画人生,同时一起回顾以往所举办的展览。老艺术家们会从中提出一些宝贵的意见,而我们会将这些都详细地记录下来,从而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可以说,当代岭南艺术中心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与老先生们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所以,我们每年都会坚持举办一次“南园雅集”,以进一步地加深与老艺术家们的接触,从而让岭南艺术中心越办越好。



更多热读(点击直接阅读)

林风眠黄宾虹傅抱石张大千齐白石李可染石鲁高剑父关山月黎雄才杨善深黄胄关良赖少其陆俨少叶浅予程十发杨之光宋雨桂吴大羽姜今卢沉崔子范王学仲林丰俗刘济荣李叔同陈卓坤陈望马文西鲁慕迅卢禹舜卢中见潘喜良刘斯奋杨福音孙其峰苏百钧刘文东黎明郭全忠莫肇生黎柱成许固令陈炳佳贾又福王子武郝鹤君李玉田罗渊李孝萱杜滋龄何家英林墉陈新华史国良董希源陈金章袁武梁江梁如洁范治斌朱涛何加林周午生马国强赵跃鹏韩天衡马顺先梁君度周京新蒋兆和张蓉叶其嘉陈骏张立辰陈子奋陈大羽李宝林吕云所罗兵纪光明林散之张旭光徐章曹宝麟孙晓云陈永正许鸿基于右任麦华三林蓝戴士和俞晓夫周刚贾科梅蒂潘行健袁炽彬张志祥罗寒蕾刘三齐范迪安郑鹤芝邹传安张铁威李苦禅林容生陈映欣金城江汉城塞尚李家馨任伯年苗再新萧朗吴长江潘天寿潘行健

重磅!范迪安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重磅!李劲堃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重磅!女油画家闫平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金城,你把林徽因画成这样,梁思成知道吗?

中国美术家协会2019年8项大展征稿通知

沈鹏:“嗓门大的人不见得会唱歌”说得很对,创作书法亦是

全山石:“画画是一份没有尽头的职业,80多岁还在朝前走”

苏小华:画画常常是跟着感觉走,没想过“将什么什么进行到底”

亚明:“中国画未能画出点名堂,是我最大的遗憾。”

冷军:绝不“超产”,一年只画一幅油画。

米罗:一生只像孩子那样画画,保持童心,不是拒绝生长

马顺先:小时候拼命读书要到城里去生活,人到中年却又留恋那田间地头的闲花野草

李劲堃:“研究推广李铁夫艺术,我们责无旁贷”

金农:五十岁开始学画,终成一代名家,这个老头不一般!(130幅)

丁雄泉:自封“采花大盗”,为画裸女住妓院!






创于2014,相伴已成为习惯

平台已进驻网易、搜狐,同步更新

商务合作、转载事宜请在后台留言

广州541794294@qq.com(微信)

深圳517172580@qq.com(微信)

如果您有意收藏平台推介的艺术家作品

请在页面右下角留言,我们将及时联系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